京东爱回收“以旧换新”活动被质疑低价引流及压价
日前,社交平台上出现大量涉及京东商城与爱回收平台“以旧换新”活动的“避雷”内容。有用户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反映称,起初因在京东商城下单并参与京东商城与爱回收的“以旧换新”活动消费补贴较高,但实际下单后发现其旧机的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京东的补贴价格前后差异较大
日前,社交平台上出现大量涉及京东商城与爱回收平台“以旧换新”活动的“避雷”内容。有用户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反映称,起初因在京东商城下单并参与京东商城与爱回收的“以旧换新”活动消费补贴较高,但实际下单后发现其旧机的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京东的补贴价格前后差异较大
为依法治理网络消费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3月1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审理情况暨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倡议”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案件审理情况,发布典型案例,并联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诚信规范经营 杜绝虚假宣传”倡议。
在全球的消费市场里,315 这个日子特别特殊,有着重大的使命。1983 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把每年 3 月 15 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做法是正视和回应消费者长期在市场交易里的弱势地位,目的是让全社会都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各国消费者组织合作交流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北京互联网法院今日对外发布建院以来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审理情况,并通报相关典型案例。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北京互联网法院今日对外发布建院以来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审理情况,并通报相关典型案例。
3月8日,消费者顾女士(化名)向九派财经反映称,她在淘宝斐乐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三双鞋,其中两双的商品详情页面标注使用了“巴斯夫鞋垫”,但收货后发现仅其中一双符合描述,另一双银齿鞋实际配备的是普通鞋垫。
3月8日,消费者顾女士(化名)向九派财经反映称,她在淘宝斐乐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三双鞋,其中两双的商品详情页面标注使用了“巴斯夫鞋垫”,但收货后发现仅其中一双符合描述,另一双银齿鞋实际配备的是普通鞋垫。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4年查办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涉及网络购物、餐饮食品、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民生消费领域,新兴消费模式,例如直播带货、“种草”笔记等,也称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 权益 虚假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025-03-13 16:43 14
2022年11月2日,微信朋友圈推送广州研才的研究生课程,经广州研才文化传播招生老师陈老师/陈培灿(不知是否真名)的介绍,购买了院校推免保送服务,并支付了10000元人民币费用,在支付宝分六次付剩余款项8000元人民币,目前该产品已经下架,商店也不存在,已经换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非法金融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网红奶瓶被行政处罚后继续虚假宣传#在一起案件中,原告网购了一只号称“风靡全网的断奶神器”奶瓶,使用后发现并没有宣传的效果,于是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发现,此前,被告公司就曾因在产品宣传中使用“断奶神器某平台播放3.5亿+”、“某平台5000+种草”等内容,被市场
直播间主播声称所卖翡翠手镯成色极好,消费者高价入手后却发现货不对板;网络店铺宣传售卖的“神药”能延缓衰老、抗癌抗肿瘤,买家收到货后发现竟然只是普通食品,当网购遇到虚假宣传,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花2000多元买的二手“金豆”一半是铜、“人参膏”宣称能“抗恶控瘤”、销售整个盲盒出现重复款式、直播间购买翡翠手镯货不对板……“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今天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建院以来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审理情况,并通报相关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
近日,消费者肖女士向南都记者反映,自己购买的珀莱雅A醇精华产品赠送的小样容量与商品页面宣传的容量足足差了45ml,她向客服反映后品牌立即修改了宣传页面却拒不承认少发了赠品。肖女士将此事投诉至消费保平台,后者立即反馈商家督促解决,但品牌方从1月拖延至3月仍未给出
央视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即将拉开帷幕。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舞台,它不仅是曝光不良商家的“照妖镜”,更是提升公众消费安全意识的“指南针”。今年,又有哪些行业黑幕会被揭开?让我们提前盘点那些可能被曝光的热点问题。
我干过几年装修,那行当水可深了。有一次给一户人家装地板,老板让我把次品地板混在好地板里铺,说反正客户看不出来。 我寻思着这家人攒了半辈子钱才买套房,心里过意不去,就偷偷把次品都铺在床底下。结果那家女主人非要挪床,露馅了...老板扣了我半个月工资,说我不会办事。
花2600元买的二手“金豆”不含金、“人参膏”宣称能“抗恶控瘤”、销售整个盲盒出现重复款、直播间购买翡翠手镯货不对板......“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3月13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建院以来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审理情况,并通报相关典型案例。记者注
为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共筑满意消费,提振消费信心,助力打造良好的数字营商环境,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同发布“诚信规范经营 杜绝虚假宣传”联合倡议书。
日前,支付宝官方发文称,近期平台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部分行业商家、服务商存在不规范使用“芝麻先享”“商家扣款”等接口的行为,包括夸大虚假宣传、伪造经营主体、隐瞒误导产品服务等。
在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有媒体曝光了一起利用AI数字人技术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该案件涉及多家企业,通过AI合成的“专家”形象,向中老年群体虚假宣传保健品,诱导消费者购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